20 11 月 2015 實物黃金需求仍旺盛 可黃金還算保險投資品嗎?
來源:和訊網 

黃金價格或許正在下跌,但私人客戶購買黃金的數量卻正在刷新著歷史峰值。在各方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有所加深的同時,黃金作為長期投資對象的吸引力也在不斷增強。

美元匯率走高以及美聯儲加息時間未定兩大因素在今年讓黃金市場頗為“難堪”。黃金價格在上周跌至五年以來的谷底每盎司1093美元,跌幅達到9%;在2011年時金價曾經達到空前的每盎司1900美元,而上周的價格相較於此跌幅高達43%。

盡管如此,黃金自身基礎屬性、特征性以及吸引力卻並未因為價格的波動而受到影響。有觀點認為,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在於全球各國政府對於黃金市場的幹預是顯而易見的,而也因為如此黃金在千百年來一直被看作是在動亂時期最為保險的商品。

 實物黃金需求依然旺盛

黃金還算保險投資品嗎?
世界黃金協會公布的最新報告反映出世界黃金消費需求依然旺盛。上述報告內容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金條和金幣的需求量達到295.7噸,增幅達到33%,其中中國消費者對於黃金的投資需求較去年同期相比暴漲70%。英國消費者對於擁有實體金條和金幣的增幅跳漲67%,總計達到2.5噸。

有觀點認為,投資的第一法則便是資本保全,而第二法則是根據自身所能承受的風險大小來尋求相應的投資收益。數千年來,盡管黃金本身沒有產生收益甚至連存儲還需要額外的花費,但其卻是滿足上述投資第一法則的不二之選。

美元給予黃金不小的壓力

黃金還算保險投資品嗎?
  眼下黃金缺乏收益是金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而就價值儲備而言,黃金所面臨的另一大對手便是美元。外界預計美聯儲將會在今年12月實施加息,這也是其在過去9年時間裏首次加息。隨著作為安全天堂投資目標的美國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黃金的吸引力正在同步減弱。

劣幣驅逐良幣

黃金價格下跌最有趣的原因之一正是所謂“格雷欣法則(Gresham’s Law)”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理論。英國著名銀行家托馬森-格雷欣(Thomas Gresham)發現,在雙本位貨幣制度的情況下,兩種貨幣同時流通時,如果其中之一發生貶值,其實際價值相對低於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實際價值高於法定價值的“良幣”將被普遍收藏起來,逐步從市場上消失,最終被驅逐出流通領域,實際價值低於法定價值的“劣幣”將在市場上泛濫成災,導致貨幣流通不穩定。

人造貨幣的貶值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追溯歷史可以看到人造貨幣貶值同早在古埃及就存在。托馬森-格雷欣的功績只不過是把伊斯蘭學者和歷史學家阿爾-馬克裏奇(Al-Maqrizi)的研究結果進行了提煉和總結。阿爾-馬克裏奇在古埃及馬穆魯克帝國時期就註意到了貨幣貶值所產生的影響。

阿爾-馬克裏奇在15世紀初期的古埃及馬穆魯克帝國時期目睹了流動性危機所帶來的影響,其中之一便是導致社會資金趨於幹涸。馬穆魯克帝國統治者通過將基於金銀原料制成的貨幣第納爾兌換成銅幣以使得第納爾大幅貶值,這樣的做法使得馬穆魯克帝國經濟實現快速復蘇,而外部資金也成功回流至國內。

然而,統治者采取的措施也引發通脹率的上漲,與此同時物價市場也進入失控狀態,而馬穆魯克帝國的貨幣也出現了反復的貶值。

最近一個采取使得貨幣貶值以支撐經濟復蘇的國家正是中國。中國人民銀行正在推動下調利率的行動並且允許人民幣自我貶值,中國民眾開始擔心他們的購買力正在喪失,而在此環境下黃金就成為對抗通脹或者通縮的最保險產品。

供應趨緊

另一個長期支撐黃金價格的因素正是,當黃金價格下跌至每盎司1000美元以下時,有許多金礦的開采商將被迫減產。開礦挖金的項目動輒數百萬美元,而只有金價維持在每盎司1000美元以上時淘金才有利可圖,而金價的下跌已經給淘金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黃金還算保險投資品嗎?
  全球最大黃金開采商Barrick Gold的股價在今年內已經下跌30%並創下25年以來的最低點。在倫敦,蘭德黃金資源公司的股價蒸發了10%,墨西哥礦商Fresnillo的股價更是下跌了12%。

最好的保險

接觸到黃金的最簡單方式便是通過低成本基金,比如流行實體黃金ETF(其中包括以純銀為單位的PHGP和以美元為單位的PHAU)、能夠提供以黃金作為支撐的低成本服務的BullionVault和GoldMadeSimple。

對於那些想持有實體金幣或者金條的投資者,他們可以選擇ATS Bullion, BullionByPost和Chard。

英國皇家鑄幣局已經擴大了面向投資者的金條和銀條供應量。

另有觀點並不建議投資者購買黃金礦企的股票以及投資金礦的基金,他們認為這些投資對象的風險性太高。要知道,投資的第一法則便是資本保全。在面對全球範圍內的貨幣貶值現象時,黃金價格下跌5個百分點也並非不合理。

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而黃金正是應對不確定的最保險工具。

申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做投資建議。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