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12 月 2012 為什麼央行黃金協議限制沽出黃金?

發布時間:2012年12月6日上午10:11(美國東部時間)

來源:Kitco金拓中文網

于2009年簽署央行黃金協議有效限制沽出黃金,這在第三次簽署央行黃金協議后一直生效至2014年9月26日。為什么呢?

第一次的央行黃金協議于1999年由英國簽署,美國跟日本均同意此協議,名為《華盛頓黃金協議》。接著第二次簽署的央行黃金協議于2004年9月27日至2009年9月26日生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其后沽出403噸黃金,而第三次央行黃金協議于2009年9月27日至2014年9月26日生效。除了德國央行每年沽出7噸黃金,實際上其他簽署國家均沒有沽出黃金。黃金沽出的實際數量并沒有達到先前公布沽出的數量,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完成沽出黃金后,發達國家的央行仍未沽出。

發達國家的央行沒有在市場上沽出黃金并非協議無效。如果我是投資者,是乎未來的金價而決定買入或沽出黃金,這個道理適用于持續持有黃金,同時亦適用于央行中。可看看為什么市場憂慮央行強行沽出黃金會導致金價下跌,以及為什么發達國家央行沽出黃金的憂慮消散,而新興國家的央行會買入黃金?部分人預測發達國家會沽出更多儲備黃金,可能先看看百分比圖表,了解這幾年發達國家黃金儲備的情況,看看可否再找出答案呢?

下表顯示2000年、2005年及2012年的央行黃金儲備百分比。

null

上表顯示全球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更重要的是上表同樣顯示了2000年、2005年及2012年的金價。2000年的金價為$275.75,下表會顯示總黃金儲備的詳細百分比。可見黃金持有量下跌,但占總儲備的百分比率則上升,如美國則上升至75.9%。

事實上,全球領導市場的央行雖然有沽出部分黃金,但仍保留持有,確認了協議中的聲明:黃金為重要的保款資產。

全球領導市場的央行沽出大概50%的黃金儲備,部分沽出20%的央行開始后悔了,但亦有簽署了協議的央行從未向公開市場出售而減少其黃金儲備,如德國,他們兩面均有利。但甚至有央行如英國和瑞士大膽地把他們余下的黃金儲備以美元作單位增加6倍。

null

我們相信央行均知道黃金的價值遠超本身其美元的價值。我們注意到盡管不買入更多黃金,顯然的事實是發達國家的央行不愿沽出黃金,寧愿牢牢地手持黃金,而同時新興央行則愿意買入更多。

總括而言,央行已視黃金為貨幣系統的一部分,可見黃金現在獲視為保款資產。如果原有的貨幣系統繼續一振不起,央行對黃金的需求將會越大。

申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做投資建議。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