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3 月 2016 歷史解碼後市:白銀將大漲VS美股道指將深跌
來源:匯通網 

  過去50年,美國國債增長了近20倍,“銀價*700+道指”相應增長了約12倍。而700倍銀價/道指比率仍存在大量上升空間。銀價貌似已觸底,差不多也是道指見頂的時候。未來幾年,下一個大行情將是:白銀大漲道指深跌。

【過去50年的投資啟示】

白銀的波動性比黃金大,眾所周知。當黃金上漲時,白銀通常會以更快的速度漲得更遠,特別是在上漲勢頭已確立的情況下。

波動性大不是避開白銀交易的理由。相反,現在是時間繼續增持的時間。銀價當前處在五個月高位附近,而長線級別的圖更為靚麗。

過去50年,股價、銀價、金價、油價、衛生保健、總統選舉開支等呈現幾何級增長,主要是受政府債務大規模增長及各國貨幣貶值的助推;預計這種局面將延續下去。

過去50年,道指大約是銀價的700倍。下面兩圖對比一下美國債務增長曲線與“銀價*700+道指”走勢曲線,明顯美國債務增長曲線更為陡峭(美債增速更快),說明銀價與道指不存在泡沫,且存在進一步上漲空間。

下圖1所示,美國債務規模在1965年初位於0.3萬億美元附近,而2015年底升到了20萬億美元附近,即過去50年中,美國債務規模增長了19.7萬億美元,增幅大約6567%(65.67倍)。

(圖1:美國政府債務規模過去50年趨勢一覽)
(圖1:美國政府債務規模過去50年趨勢一覽)

下圖2所示,“銀價*700+道指”走勢顯示,在1965年初位於1800附近,而2015年底位於24000附近;即過去50年中,“銀價*700+道指”增長22200點,增幅大約在1233%(12.33倍)。

(圖1:美國政府債務規模過去50年趨勢一覽)
(圖2:“銀價*700+道指”過去50年趨勢一覽)

結合以上圖1、圖2可以對銀價及道指解讀出不少內容:

1、價格呈現幾何級增長;

2、1980年的白銀市場泡沫清晰可見;

3、2011年銀價升至50美元/盎司帶來與美債規模走勢小幅偏離,但不存在泡沫;

4、後市不排除有另一場泡沫,但至1980年以來銀價至今沒有泡沫。

【道指近30年的走勢特征】

道指呢,來簡析一下過去28年來道指的走勢圖。

1、道指在過去近30年中也呈現幾何級增長;

2、下圖3所示,紅色橢圓形代表“危險區域”,警示著道指漲勢太快且漲得過高,然後會跌破歷史均線,並下達40%或者更多;

3、道指在2015年5月見頂,之後陷入窄幅震蕩,預計後市將迎來更大跌幅以修正行情。

(圖1:美國政府債務規模過去50年趨勢一覽)
(圖3:道指過去28年走勢分析及三次見頂信號)

【銀價/道指比率的走勢特征】

來看看銀價的700倍除以道指在過去30年的表現(下圖4所示),這當中剔除了1980年白銀泡沫的數據,當時該比值峰值較2011年比值高出好幾遍。

1、700倍銀價/道指比率的長期走勢暗示,相比於硬通貨(比如白銀),投資者偏於青睞紙質資產(比如道指)。

2、銀價、700倍銀價/道指比率在2001年11月均觸及幾十年低位,如圖綠色橢圓形所示。

3、該比率在2016年僅小幅走高,如圖另外一個橢圓形所示。

4、該比率仍存在大量上升空間,這可能暗示後市道指將下跌一些,而銀價將上漲很多。

(圖1:美國政府債務規模過去50年趨勢一覽)
(圖4:700倍銀價/道指比率過去30年的走勢一覽)

【結論】

道指在2015年5月創了歷史新高,之後幾次都是下跌,不過下跌修正的程度小於2001年和2008年行情。

從700倍銀價/道指的比率來判斷,相比於道指,銀價目前處在多年低位,預計在2016-2020年期間銀價將大漲,50美元/盎司的銀價將能看到,可能很快就到來;但100美元/盎司還有更長時間才可能到來。

銀價和道指長期趨勢上漲,主要是因美元貶值,且美國政府債務大量增加。

鑒於金融與政治因素,未來幾年,硬通貨表現將勝出紙質資產,其中包括:

1、各國央行紛紛實施負利率,金融市場的瘋狂料將鼓勵頭腦清醒者投資硬通貨。

2、投資者對白銀的需求有所增加;

3、銀價貌似已觸底,差不多也是道指見頂的時候。道指在2015年5月創歷史新高,白銀則在2015年12月觸及多年低位。下一個大行情將是:白銀大漲道指深跌。

4、全球債務大約在230萬億美元。當人們最終開始意識到這種債務不會用現存貨幣品種支付時,民眾及機構將爭相采取措施保護期資產的購買力。負利率債券並非是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銀幣和銀條將是更好的選擇。

5、戰爭!絕望的時代需要不顧一切的措施來催高經濟,催生更多泡沫並創造市場焦慮。這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白銀榮景VS紙幣死亡,可能是未來幾年後見到的真相。

【註:本文為匯通財經原創,轉載請標明來源,謝謝。】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