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智庫Jamestown Foundation定期出版的「中國簡報」(China Brief),是研究中國問題的重要參考。今年5月27日出刊的中國簡報中登載一篇由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教授Pieter Bottelier所撰,有關人民幣是否有可能成為國際貨幣的文章,值得吾人關注,特摘譯如下。
一、前言
今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公開呼籲國際金融體系進行「改革」,人民幣在國際貨幣流通的地位也出現變化。雖然美國對周小川的發言多持保留態度,但不可否認的,周小川的發言絕非空穴來風,而是經過縝密策劃的政策宣示,他的措詞專業,完全聽不出來有任何挑釁的意味。國際金融海嘯發生,美國的解決策略是可能讓美元繼續疲軟,這些發展令中共深感憂慮,因為中國大陸二兆多美元的外匯存底多半是投資在以美元計價的標的物上。中共對美元未來的擔憂,以及有關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提議,均已得到各國高度重視。 二、周小川提案的背景 中共擔心的是美國財政嚴重赤字,加上聯準會持續壓低美元利率,以便讓貨幣留在巿場流通,刺激景氣復甦。然而,如此一來,美國政府在維持總體經濟穩定與保護美元在國際流通價值兩方面便很難取得平衡,對於如何解決美歐一些銀行的嚴重資產虧損問題,國際間遲遲無法提出有效對策,恐將延緩國際經濟復甦速度,中共對此也深感不安。在周小川發表談話的同一天,美國財政部長蓋納(Timothy Geithner)也提出美國新的整頓計畫,未來成效未卜。但中共比較支持的是大西洋兩岸共同協商,採取大動作手段,把那些有問題的銀行進行一次清理,就像十年前大陸政府執行銀行整頓時的做法一樣,這樣的解決方式可能需要國家暫時把一些銀行「國有化」,但這在執行時可能會有高度爭議。 雖然國際間恐怕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接受周小川提出的改革建議,但全球金融體系的演變過程已經開始啟動,包括國際間將擴大人民幣的使用。 中國大陸中央銀行及其他國有金融機構,像是中國主權財富基金(CIC)的資產中,有大約1.5-1.6兆美元是以美元計價,官方金儲備在今年三月底大約有1054噸,占全球總儲備量的1.5%。中國大陸不僅是美國聯邦政府最大的國外債權人,也是美國政府支持的兩家企業(GSE)Fanny Mae及Freddie Mac的最大國外債權人。為了保護其外匯儲備的流通性和價值,大陸政府已悄悄地把在Fanny Mae及Freddie Mac的債券轉成美國政府公債,把對長期公債的投資也改成短期公債。 周小川指出,為了維持國際金融秩序穩定,應該創造一種新的國際儲備貨幣,是和個別國家貨幣脫鉤的,各國透過協商制定規則,以能確保該貨幣價值的方式發行。他提議修改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從1969年開始施行的特別提款權(SDR)機制。
三、特別提款權制度的發展簡史 當年,由於黃金儲備及釘緊黃金交易價格的美元雙重短缺,造成國際貿易交易出現問題,並且影響到全球經濟成長,而發展出來特殊的「特別提款權」制度,IMF接受成員國中央政府的授權取得發行SDR的權利,依據各成員國相互同意的提撥公式,協助會員國補充不足的儲備。 SDR是二次大戰後,布列敦森林體系運作以來各個國際金融協議中最重要的發明,主要是奠基於有黃金作後盾的美元之上,這個制度是為了制衡凱因斯在1944年的提議而設計出來的。凱因斯的提議是要創造一個合成的儲備及清算貨幣(他稱之為Bancor),其幣值是根據三十種商品期貨(commodities)的平均加權價值而來,此外,凱因斯也建議成立國際金融清算中心,目的在可以根據公式自動平衡貿易的失衡。 最早SDR的設計是比凱因斯設計的新貨幣工具更簡單。SDR不是一種貨幣,而是一種會計單位,一開始和黃金的固定匯率為1SDR等於0.888671克純金,也就是和當時美元同價,它只能在會員之間的中央銀行流通,目的只是在作為儲備資產,或是為清算作業而用。 1971年由於尼克森政府強制取消金本位制,SDR制度漸漸失去作用,主要貨幣之間開始演變成為現在這種浮動匯率制度,美元作為國際間的強勢貨幣,成為世界各國主要的儲備資產及清算貨幣。SDR的價值是由四種貨幣按比例換算出來的,包括美元(占44%)、歐元(34%)、日元(11%)、及英磅(11%)。在現行的國際金融制度下,美元的發行沒有天然的限制,這是傳承自布列敦森林體系的傳統,因為當時美元和黃金之間是固定比例的,在浮動匯率制度下,美國並沒有義務要維護美元在國際市場的價值。 周小川的提議提醒大家注意美國對美元若沒有維護意願時可能出現的問題,但目前國際各國貨幣中還沒有比較好可替代美元的貨幣存在。占目前國際儲備總數26%的歐元,不可能再增加發行,因為歐洲並沒有一個中央財政部機關,以歐元計價的債券巿場仍是分歧的,歐元債券的買家仍必須在十六個不同歐洲國家中作選擇,這些債券的價值是根據巿場對發行國的債信認知而有所差異,歐元債券巿場是夠大,但還不足以成為各國財政部的流通巿場,至於其他可流通貨幣則是規模太小,不足以成為大規模的國際儲備貨幣。 周小川提議的重點是要求再使用SDR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讓它可以在國際貿易及金融轉帳時發揮清算功能。他建議:1. 讓SDR可以和其他貨幣轉換;2. 多利用SDR進行期貨報價、投資及公司記帳的工具;3. 創造以SDR為標的可交易金融工具;4. 更新IMF舊有有關SDR的兌換公式;5. 納入其他貨幣(人民幣)到新的SDR制定價值基礎中;6. 把原本的純粹會計制度轉換成為有真實資產的儲備作為支撐,可提升人們對SDR價值的信心。在新的SDR中,多年內美元無疑仍將是其中最重要的成份,而且也仍將是各國比較偏好的儲備貨幣,周小川認為,他的提案對目前主要貨幣儲備國而言都會是有利的,包括美國,因為這將有助於國際金融秩序的穩定。 周小川也建議,擁有較多美元儲備的國家應該有權把部分外匯儲備交由IMF代管,這種IMF替代帳戶的概念在1970年代末期曾經被提出來協商,但從來未曾被執行過。在這個概念下,有比較多美元的國家應有權把其儲備轉成SDR,減少不必要的匯率變動風險,這樣的做法是讓像中國大陸這樣擁有巨額美元的國家有機會減少美元的儲備量,但又不會因?售美元而造成美元貶值或是使其他替代貨幣如歐元的匯率因此升值。 周小川的每一項提議原則上都不是不可行,他的主要概念是在呼籲1940年代時凱因斯的提議,要求創造另一種新的專門用作國際儲備的貨幣,但這需要經過國際協議,表示要能落實是困難重重。美國作為世界上主要貨幣儲備的保護國、目前國際金融體系下的主要受益者,以及最大的債務國,美國自然並沒有任何動機要改變現行制度,而且事實上等於已經對周小川的提議投下反對票,在美國則是有人認為周小川的提議實際上是想削弱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是基於政治考慮才提出來的。但不容置疑的是,即便在一段時間內美元仍將維持其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可以想見的發展是,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清算貨幣的機會將逐漸增加。
四、人民幣擴大國際流通的前景 在早期把人民幣變成國際交易貨幣是自然發生的現象。多年來,亞洲鄰近國家之間因為方便,已經越來越多以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中國大陸政府對這個現象既未鼓勵,也不反對。雖然人民幣的使用越來越頻繁,這是取代美元作為交易貨幣的部分功能,但卻仍不能改變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 為因應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大陸政府正採取措施,想讓人民幣在亞洲或其他區域也成為貿易交易或其他金融轉帳的清算貨幣。事實上,東南亞幾個國家包括馬來西亞、南韓、印尼、香港,以及阿根廷和Belarus等都在和中國大陸協商人民幣貸款及地方貨幣交易,總額有950億美元之多。中國大陸東部六個沿海城巿的銀行也被要求要推廣人民幣貿易服務。今年5月18日,中共和巴西協商,中國大陸從巴西的進口可以用人民幣支付,同樣的,巴西從中國大陸的進口也可用巴西幣支付,等於講好不用美元作為中介的清算貨幣。 由於香港銀行累積數額龐大的人民幣,中國銀行自從2007年已經在香港開始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未來中國大陸公司將可望在香港及其他地方開放人民幣帳戶。未來若地區貿易將有部分改成人民幣交易,可能升高人民幣的收藏價值,若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的頻率提升,將更有利於中國大陸貨品的進出口貿易,因為這種做法有利於出口者降低匯率風險,減少交易成本,減少「避險操作」的需求。 國際上增加人民幣的使用,將使中共對人民幣的匯率管理上更有彈性,減少國內銀行必須處理流通過剩的問題,人民幣的匯率若更有彈性,也將逐漸實現人民幣國際兌換貨幣的可能性,對於現行需用美元及其他儲備貨幣交易的需求也將降低。 國際金融危機使中共將更積極針對美元做避險的動作,最好的方法即增加人民幣的國際流通和使用率。經過五到十年,人民幣的流通漸漸為國際所接受,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限制將可能解除,不過,要達到這一步,中國大陸內部資本巿場必須擴大,能更自由流通,政府的管制介入應降低。換言之,即便中國大陸能維持目前的高成長,要達到這個目標,也仍需幾十年才可能實現。
來源: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53期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