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曾經被認為極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卻成為市場最大熱點,而這一次黃金和日元再度被投資者視為最佳避風港。
英國脫歐引發的避險需求和對全球央行將維持利率在低位的預期,市場瘋狂湧入黃金和日元市場。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芝商所COMEX黃金一度漲至近1360美元,創逾兩年新高,短短兩週內金價累計上漲逾7%;美元兌日元一度漲至99.02,令日元成為今年以來表現第二佳的貨幣,今年上半年累計漲幅達到17%!
芝商所資料顯示,COMEX黃金和日元期貨在亞洲時段交投佔全球比重均高達40%,反映區內投資者的套利頻繁活動,對兩大避險工具的全球定價和波動性起著關鍵作用。
市場瘋狂搶金但1300美元上方持有並不明智?
事實上,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人們還沒見過資金如此瘋狂地搶購黃金。
每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報告顯示,7月1日當天,黃金場內交易產品(ETP)的資金流入史無前例地達到2.63億美元,為此類產品成立以來的最大規模。上一次人們如此瘋搶黃金衍生品的時候,美聯儲剛剛在08年末推出QE。
而全球黃金持有量從1月觸底以來已經大幅增長超過500公噸。黃金ETF的實物黃金持有量在7月1日增加了6.6噸,至1959.1噸,遠高於1月6日的1458.1噸。作為對英國公投結果的反應,ETF黃金持倉上週累計增加37噸,上半年有五個月出現增加。
事實上,不止黃金ETF產品遭瘋搶,投機客也看好黃金。CFT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上週二,對沖基金的黃金和白銀期貨、期權淨多倉雙雙升至2006年有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中國買家在期貨市場大膽押注,攪動實物市場成交量大增。
據Wind資訊統計的數據,上週五,上海期交所12月白銀合約成交量接近950億元,比前一交易日的500億元接近翻倍,更是超過一個月前日成交量的四倍。
週一,上海期交所成交最活躍的白銀合約連漲四天,觸及漲停板。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實物白銀合約同樣漲停收場,自6月28日以來連續4天上漲。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認為,英國脫歐後出現的政治不穩定導致避險情緒增長,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趨緩,央行如美聯儲考慮加息的範圍非常有限,金價或將進一步得到支撐。包括高盛在內的很多銀行紛紛調升了黃金前景預期。
英國脫歐是否利好黃金?前夜顯然是利好,但芝商所高級經濟學家Erik Norland認為,超過每盎司1,300美元持有黃金未必明智,因為這使得多個採礦活動再次可以獲得豐厚收益,可能刺激今年和明年的供應,最終壓低金屬價格。
此外,美國利率預期的任何反彈可能大幅利空黃金。另一方面,對歐盟分裂的擔心可能迫使歐洲央行進一步實施負利率。這將有利於黃金。但如果歐洲央行迴避負利率,那麼黃金的漲勢可能結束,利潤將隨之受挫。Norland說。
日元避險地位毋庸置疑需警惕日央行干預
每每出現風險事件日元便傾向於升值,對日元“避險貨幣”的地位想必不會有人質疑。
為什麼每次出現不利消息,日元便會反彈?芝商所首席經濟學家Blu Putnam解釋,大量日本股票是由日本以外的資產管理公司和對沖基金持有,並且通常全部或部分已經對沖日元/美元風險。日本投資者似乎也很少對沖與本地股市相關的外匯風險。之所以採取對沖策略,是因為投資者相信(我們也一樣)安倍首相和日本央行希望日元貶值。日元貶值政策或許有助於提升出口(至少理論上是這樣),從而刺激經濟。當股票因任何原因(包括日本以外的原因,例如英國退歐)下跌時,外國投資者(以及部分本地投資者)賣出日本股票,他們也會同時平倉外匯對沖頭寸,也就是買回日元空頭,因此在安倍經濟學的作用下,日元在股票下跌時升值,反之亦然。
那為什麼說日元具有“避險”屬性呢?IMF在2012年的研究發現,避險貨幣有著三大共同特點:低利率、該國外幣資產頭寸龐大,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好。
而對於今年上半年日元的走勢,即便是最大膽的預測也低估了至少10%。從英國退歐到Trump成為美國共和黨既定總統候選人,很多人此前認為這些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成為了現實,投資者紛紛尋求日元作為避險資產,因此日元升值超過了所有的預測。
不過日本當局已感到憂心忡忡,因為日元的升值或將抹掉日本央行過去三年多實施刺激政策的成果。就在一年前,日本央行的刺激措施曾使得日元下跌至2002年來最低水平。
日本央行下一次例行政策會議將於7月28-29日舉行。英國退歐公投後,巴克萊認為,日元到2017年6月底甚至可能漲至83,通過外匯市場英國退歐將對日本經濟和物價產生重大影響。
巴克萊還表示,在7月議息會議之前,日本央行甚至可能舉行非例行會議,宣布實施額外的寬鬆政策,包括量化寬鬆和降低利率等。
野村認為,(日本)經濟增長動能疲軟,即便不考慮英國退歐的影響,目前日本央行處於更可能加碼寬鬆的一端。這讓短期政策行動有出台可能(決策委員會可能還會舉行緊急會議)。
申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