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知名金融博客 Zerohedge週一(3月26日)撰文稱,白銀價格今年迄今下跌1%,而美元下跌3.5%,黃金價格則飆升4%,這可能給更廣泛的市場發出了一個警告信號。
金銀比是衡量購買一盎司的黃金需要多少盎司的白銀。黃金與白銀價格的巨大差異,已將二者的比率推高至多年高點。
目前黃金/白銀價格比率達到82,比10年均值高出27%。
這是一個有著4000年多歷史的指標。縱觀現代歷史,黃金/白銀比率的大幅上升並非什麼好兆頭,很可能預示著重大危機可能就在眼前。
分析師指出,黃金有避險光環,相比之下,白銀更具工業屬性。雖然很多時候,銀價總顯得與金價保持“亦步亦趨”,但在危機爆發(或者即將爆發)的情況下,金價漲勢會明顯超過白銀。
正如《華爾街日報( 博客 , 微博 )》最新報導的那樣,一些投資者認為,較高的黃金白銀比率是一個負面的經濟指標,因為當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會影響消費時,他們會傾向於青睞黃金。
Dillon Gage Metals的高級副總裁Walter Pehowich表示:“目前沒有多少人希望在這個時候購買白銀。”
在4000年前薩爾貢大帝(Sargon the Great)統治的阿卡德帝國(Akkadian Empire)時期,黃金和白銀都早已被用作交易媒介。當時1單位的黃金可以購買8單位的白銀,也就是說,黃金/白銀的比率在8:1。在遠古時代金/銀比率基本保持在這一水平附近。
古巴比倫時期這一比率基本在6:1;古埃及時期這一比率波動較大,從13:1到2:1之間;而在古羅馬時期,這一比例為在12:1附近。而在美國,1792時黃金/白銀的比率被設在15:1。
在整個20世紀該比率平均為50:1。但鑑於黃金通常被視為避險港灣,在危機、恐慌和經濟下滑期,金/銀比通常都會急劇攀升。
就在希特勒攻打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之際,金/銀比觸及98:1。在1991年1月,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之際, 這一比率再度觸及100:1,是正常水準的兩倍。事實上,上世紀幾乎每次重大衰退和恐慌時期都會看見金/銀比率飆升。
黃金/白銀比率最近一次維持在80上方是在2016年初,當時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擾亂了市場,而此前一次則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
儘管投資者在股市動盪期間紛紛湧向黃金,但尋求安全或另類資產的基金經理並不看好白銀。
管USAA Precious Metals and Minerals Fund的Dan Denbow表示:“並沒有看到巨大的對沖需求,因為黃金很容易獲得。黃金走勢更容易預測。”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一些分析師認為,白銀的表現不佳對整體貴金屬來說是一個負面信號,因為白銀是一種交投不太活躍的商品,使其在上下波動時更容易受到更大價格波動的影響。
校對:巴飛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