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避險情緒的上升,金價正在一路攀升。
央行、投資者都在加入購金大軍,突破2000美元後歷史高點已經不再遙不可及,專家對於黃金的長期走勢依然看法樂觀。
金價上漲帶來一系列投資機會,除了購買實物黃金、投資黃金衍生品,黃金相關股票近期也有較大漲幅。截至3月30日,A股方面,山東黃金( 600547 )(600547)、中金黃金本月漲幅分別為12.43%和12.62%,雖然近日略有回調,但仍跑贏整體市場。港股市場上,招金礦業月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42.65%。
全球央行和投資者都在搶購黃金
2022年,全球央行持續購入黃金,年度購金需求達到1136噸,較上年的450噸翻了一番還多,創下55年來的新高。到了今年,這樣的勢頭還在繼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底,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共計35362.8噸,當月淨增31噸。其中,歐元區(包括歐洲央行)共計10773.5噸,佔其外匯總儲備的54.5%。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末中國人民銀行的黃金儲備達2050.3噸,比1月末漲約24.8噸。自2022年11月份以來,我國央行連續4個月購入黃金,至今年2月份累計增持黃金102.02噸,僅次於土耳其,成為2022年以來全球第二大黃金增持國。
在央行加速購金的同時,普通投資者和消費者也在搶購黃金。1月春節過後,黃金需求繼續反彈。2月份,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出庫總量為169噸,較上月增加30噸,按去年增加76噸。
“黃金現貨最近一直都很緊俏,從3月份開始就比較緊張。矽谷銀行、瑞信風波刺激國內外金價飆升,引發市場持久的避險情緒,這成為近期金價堅挺和交易火熱的基本面基礎,市場普遍預期新一輪美國經濟危機正在醞釀中,而根據次貸危機和新冠疫情中黃金牛市的歷史經驗,投資者看好黃金後市。金價飆升本身又會催生買漲不買跌的實物黃金搶購需求,普通民眾更傾向於以持有實物的形式來投資黃金。”山金實業貴金屬產業部總經理蔣舒表示。
近日,券商中國記者在上海某大型金店內看到,前來選購黃金首飾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也有部分顧客諮詢購買實物金條。
世界黃金協會資深分析師賈舒暢認為,考慮到最近國內黃金需求的強勢,以及黃金傳統消費淡季二季度的臨近,預計3月份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出庫量將保持高位,4月份開始逐漸走低。不過,從長遠來看,世界黃金協會對今年中國的黃金需求仍持謹慎樂觀態度。雖然在2022年低位基礎之上的經濟復甦或許會利好國內的黃金消費,但防疫政策放開後,被壓抑的旅遊消費需求即將反彈,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黃金購買預算。
國際金價正在逼近歷史高點
3月20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一度突破2000美元/盎司關口,目前最新價格在1980美元/盎司附近震盪。國內金價方面,上期所黃金期貨和金交所金價一度接近450元/克。一路上行的金價,再次向2020年8月的歷史高位逼近。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宏觀首席分析師徐穎指出,金價近期的突破上漲主要是在矽谷銀行遭遇擠兌、瑞士信貸股票遭遇拋售、歐美股市大跌的情況下,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增加所致,在本輪美聯儲激進加息週期中,收益率曲線呈現深度倒掛狀態,而矽谷銀行事件的爆發將金融系統穩定性的問題擺上檯面,也就意味著後續美聯儲的緊縮貨幣政策空間越來越小,在抗擊通脹的同時要兼顧經濟增長和信貸市場。但短期隨著美聯儲為金融存款機構和海外央行提供美元貸款,流動性衝擊緩解,避險情緒消退,金價已經有所回調。整體而言,資金從去年11月開始流入黃金,此前黃金投資金條購買量增加、黃金期貨投機持倉轉為淨多倉,ETF持有量止跌,都說明金價的最低點已經看到了,對黃金的長期走勢判斷樂觀。
“長期來看,美國經濟周期向下走以及加息週期接近尾聲是確定的,疊加地緣政治風險,都對金價構成支撐,但需要更多經濟下滑的數據佐證。短期來看,矽谷銀行和瑞士信貸引發金融系統波動帶來的避險情緒已經逐漸消退,而美聯儲3月利率會議除了暗示加息週期接近尾聲外沒有更多鴿派信號釋放,尤其是關於何時降息,目前市場預期年底就會降息,但美聯儲點陣圖顯示2023年不降息,這部分預期差會成為後續博弈的焦點,黃金經歷了一波快速拉漲後進入到盤整階段,需要關注回調風險,長期來看還是很樂觀的。”有分析人士表示。
談及金價走勢,南華期貨有色分析師夏瑩瑩稱,3月中旬以來,黃金價格一路飆升,美黃金一度站上2000美元/盎司關口,主要受歐美銀行業風險下避險情緒與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雙重影響。而股市等風險資產表現平平,凸顯黃金在對抗金融等風險上的魅力和優勢,現貨市場買需亦受到提振。此外,中國央行已連續4個月增持黃金逾100噸,亦一定程度增強投資者購買黃金的信心。儘管中長線看黃金配置價值依然較高,但短線則不建議繼續追高,因銀行業風險與美聯儲降息預期已過度交易,可等待黃金回調後的做多機會。後續仍需繼續關注銀行業風險事件發展、以及美國通脹數據變化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立場的影響。
責編:林根
校對:廖胜超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久久銀樓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