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3 月 2013 黃金及美元會否跟隨一前一後上漲?

發布時間:2013年3月5日下午1:01(美國東部時間)

來源:Kitco金拓中文網

null

上圖是每周黃金圖表,圖中上方的是美元走勢。過去5年曾經有5次黃金跟隨美元上漲,第6次可能將會在任何時候發生。1973年和2005年,黃金及礦業股跟隨美元上漲,漲勢由該年的4月維持到12月。

約翰·加爾布雷斯:“在所有財經市場上,貨幣的復雜性是在于掩蓋真相,逃避現實,不可向外揭露。”

null

上圖顯示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指出美國總債務上漲超過100%,為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一。美國將無力償還此債務,這很大可能會引致通貨膨脹,黃金和白銀將會受惠。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1776年):“國債累積到一定程度,我相信國家幾乎不能公道地完全償還。如果國家債務有完全解除的一天,那必定是由破產解除。償還債務有時需要公開,雖然通常都是虛假支付的,但經常都要真實呈現在大家面前。”

null

上圖來自美國人口普查 局及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顯示家庭入息中位數及美聯儲支出之間的隔閡。

丹尼爾·韋伯斯特:“所有用來欺騙勞動階層的手段中,沒有能比金錢誘惑更有效。”

null

上圖來自網站Hindecapital.com,顯示5大主要央行的貨幣供應有上漲的趨勢。

null

上圖來自網站Goldmoney.com,顯示對沖基金近期持倉及沽倉的情況。以下是根據上圖的評論:圖中紅線顯示管理基金(即是對沖基金)中黃金合約的沽倉量達47,357,當中有45個基金沽倉,是超過平均數目的兩倍,非常接近有48個基金沽倉的記錄。此外,凈持倉量(綠色線)接近長期低點。有趣的是,上次管理基金到達沽倉高峰記錄的是2012年5月,那時剛好是黃金上漲至10月的高點$1,800前,黃金處于低點$1,540的時候。在此基礎上,黃金管理基金是投資者能參考的相反指標。

控制期貨市場價格的黃金銀行正在減少持倉,他們的黃金凈沽倉合約達60,000,減持的最大份額跟管理基金的減持數量是對應的。

null

上圖來自Businessinsider.com,圖中以對沖基金擁有總資產的百分比顯示,顯示黃金的數量是4年以來最低。對于與大眾持相反見解的投資者來說,這會被解讀為市場價格上漲的好消息。

null

上圖來自U.S. Global Investors及Bloomberg,兩者均顯示相似的超賣指標。根據標準偏差的改變,該指標近期跟2008年至2009年黃金大幅上漲前的情況差不多。

null

上圖來自USfunds、路透社、貴金屬顧問公司GFMS和世界黃金協會(WGC),顯示央行嘗試維持黃金價格走低,亦會在黃金價格低位時購入黃金。

null

上圖來自Zerohedge.com,顯示周三(即2月20日)黃金操控者放棄的原因(至少直到現在)黃金走低導致投資者對美國鑄幣局的黃金需求大幅增加。此需求同樣反映了全球黃金的需求。

喬治·蕭伯納:“你可在黃金的自由穩定性,以及政府官員的誠實及智慧之間選擇。我建議你應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選擇黃金。”

null

上圖同樣來自Zerohedge.com,顯示投資需求增加,推動白銀需求大幅上漲。相反投資白銀卻步,或面臨需求過多的情況。

null

上圖來自Erste Group Research,顯示印度(紅色線)和中國(藍色線)的本地生產總值跟黃金價格(黃色線)的關系。紅色線跟藍色線持續上升,而黃金價格亦將一如預期上漲。

null

上圖顯示黃金、白銀的HUI指數。自黃金牛市開始以后,在這幅每周圖表中相對強弱指數(圖表上方)已經有2次下跌低于30的水平。相對強弱指數并沒有長久維持在低于30的水平,而且2次都在多年來的上漲后下跌。

James Sinclair:“當黃金價格上漲至4位數字時,是長期投資者并沒有保證金所賺取最大的利潤。交易只是一場很少投資者能贏出的游戲,可惜有許多人卻撒謊假稱獲得勝利。”

null

上圖來自Zerohedge.com,顯示加拿大央行跟其他主要央行步伐一致,關注量化寬松措施。

歷史上所有的貨幣一旦跟黃金脫鉤,最后都會變得毫無價值。凡事都沒有例外。加拿大央行自1980年出售98%手上持有的黃金,改為投資以美元計算的票務及債劵,前景并不是很好。

總結而言,自黃金到達新高點后,已經度過了78個星期。2006年的價格修正則長達71星期,而2008年的修正達77星期。

引述所羅門王的說話:“以前發生的事會是將來的事,現在發生的事亦會是未來的事。太陽底下本來就沒有什么新鮮事,全都是前人做過的。”(公元前940年 傳道書第1章第9節)

引述威廉·江恩的說話:“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時機,我全年的預測是只要時間到了,價格將會上漲。”

申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做投資建議。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