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經報社(亞太)訊 周三(10月22日)黃金和白銀延續跌勢,昨日經曆了數年來最劇烈的抛售,投資者擔憂貴金屬價格此前的飙升過高,于是鎖定利潤。
在亞市盤中,現貨黃金一度下跌3%,至約4,000 美元,随後收窄跌幅,目前回升至4115美元附近。此前它在周二盤中一度暴跌231美元,或6.3%,創下十多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來源:彭博)
現貨白銀也再次下跌,此前一個交易日盤中曾下挫8.7%。技術指标顯示,黃金和白銀此前的暴漲行情已明顯超買,這加劇了回調壓力。
這次回調爲持續數月的上漲行情按下暫停鍵。就在前幾日,兩種貴金屬還創下曆史新高。黃金此前已連續九周上漲,今年以來漲幅約 55%,主要受央行持續買入、ETF資金流入以及地緣政治與貿易緊張局勢下避險需求高漲的推動。
ABC Refinery(澳大利亞悉尼)全球機構市場主管Nicholas Frappell表示:「也可能是投資者心想——‘反正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低位建的多頭倉,現在是獲利了結的好時機’。」
黃金此前的強勁上漲還部分源于市場押注美聯儲将在年底前進行一次大幅降息,以及所謂的「貨幣貶值交易」——投資者爲應對失控的财政赤字,紛紛遠離主權債券和法定貨幣。
花旗集團在周二暴跌後下調了黃金的「超配」評級,理由是持倉過度。該行大宗商品研究團隊預計,未來幾周金價将在4,000 美元附近震蕩整固。
花旗策略師Charlie Massy-Collier在報告中指出:「金價可能最終會再次受益于央行持續去美元化的需求,但在當前價位,沒有必要急于入場。價格已經‘跑在了貨幣貶值邏輯前面’。」
從技術面來看,此輪下跌仍屬「修正」,但幅度巨大。AT Global Markets 首席市場分析師 Nick Twidale 表示:「簡單來說,市場此前受資金重新配置推動,如今一些大機構在獲利了結,引發了止損連鎖反應。如果金價有效跌破4,000 美元,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大規模的抛售。」
此外,投資者也在權衡美中關系的最新進展。此前兩國緊張局勢一度推高了避險需求。
(來源:彭博)
對于白銀來說,上周倫敦市場出現曆史性擠倉,推動價格突破1980年由亨特兄弟操縱市場時期創下的紀錄。基準現貨價一度高于紐約期貨價,促使交易商将白銀運往英國以緩解供應緊張。周二,上海期貨交易所關聯倉庫錄得2月以來最大單日白銀流出量,而紐約庫存也持續下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久久銀樓無關。久久銀樓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供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